摹客第二屆設計大賽自2018年12月5日開幕以來,已經進入到了最后一個階段,本屆大賽有逾2000人報名參賽,審核通過的作品250余份,今天,我們采訪了其中一名參賽選手,一起來看看他和大賽,和設計的故事吧。
選手:張洪
作品:新人人-校園生活社交服務平臺
作品鏈接:https://idoc.mockplus.cn/ux_2018/workDetail/aSYzN
張洪還是大連工業大學產品設計專業的一名大四學生,熱愛科技數碼相關的東西,也十分熱愛設計這個行業。我們在大賽點贊階段結束后聯系了他,邀請采訪,張同學滿口答應,還熱情地感激我們,言辭間透露著學生獨有的活力氣息。對于這名學生選手,我也很想聽聽他的故事。
1.你是基于什么機緣巧合選擇了做設計的呢?
張洪:在很小大概在初中的時候吧,那時候很喜歡計算機,每天晚上去親戚家借電腦玩。小時候就是夢想著能有一個自己的操作系統,在沒有電腦玩的時候就在一些紙上畫自己夢想的系統,后來上了高中選擇志愿的時候,選擇了與UI最接近的產品設計專業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工業設計專業。這才踏上了追尋設計的道路。
2.可以談談本次參賽作品的設計理念嗎?
張洪:我認為一個設計比賽的話應該更為注重創意,否則就與那些市場化非常嚴重而且平庸的產品別無二致了。所以我在構建產品時就是以創意為核心。因為我也是學生,做校園app的用研非常方便。所以通過一些用戶研究和需求分析尋找最核心的訴求。并且借鑒了很多相關產品,包括各校園app、社交app等等。最終經歷了三次推倒重來最終產出的方案。
3.你的作品《新人人》讓你覺得最滿意的一個設計是什么呢?又有什么地方有待提升呢?
張洪:我最滿意的點就是將siri捷徑的應用上。因為學生是非常喜愛嘗試新鮮功能和前沿技術的用戶。作為一個工具型應用,讓用戶提高效率是首要目地。簡化操作流程我認為siri是非常好的點。
我認為在找人幫助這個功能方面還需要更多的完善。既然是社交應用,我渴望就是能通過app讓學校的人通過線下建立聯系,這也是找人幫助的核心意義所在。現在這項功能目前與比如代課等灰色產業有助長之嫌,如果發展可能與校園官方合作產生矛盾,所以對于風險控制和產品邏輯還應進行更多的思考。
4.之前有用過iDoc嗎?對iDoc的評價如何呢?
張洪:之前在next上看到了iDoc,因為我對協作工具很感興趣,之前也用過很多,所以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用作業嘗試了一下。后來作業匯報進度和答辯的時候使用的這個產品進行的演示,非常好的解決了我用別人電腦匯報的情況。不需要帶U盤,相關文檔、原型直接就能打開演示,非常方便。
5.你目前還是一名在校生,畢業后是否打算從事設計行業呢?為什么呢?
張洪:一定會的。目前還在校招的路上。因為我非常喜歡別人看到我做的設計的那種喜悅,那種因為你所以存在的事物所帶來的成就感是別的職業很難帶給我的。所以我堅信設計是我畢生探索的道路。也算是不忘初心了。
6.說說本次參加比賽的感受呢?
張洪:說到最明顯的感受就是iDoc這個產品從我一開始的萌芽期,到現在已經是一個很完善的產品這個變化。讓我這次使用iDoc有很多讓我產生驚喜的點。也可能是我之前沒發現,比如支持橫屏、自動跳轉動畫等。并且反饋的bug都非常即時的處理了。感到了整個產品團隊的用心。也相信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7.對自己的作品能否或獲獎如何看待?
張洪:我認為一個作品如果獲獎就是能夠讓這個作品獲得更多的曝光,能夠得到更多觀眾或者用戶的反饋和建議。自己一個人的想法一定會有局限性和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來源于經驗不足、見識不夠、視野太窄等。能獲得更多人的建議就會是我成長的助推器。非常感謝這次比賽提供給我的平臺讓我的作品能夠得到更多的曝光。獲獎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和大家在一起共同討論著我所熱愛的事業,這可能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吧。